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相关介绍,青岛此次的疫情基本排除了社区传播的风险 ,而这次突发疫情主要是因为医院感染而引起的 。青岛此次出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已青岛市胸科医院高度关联。
青岛市副市长栾新18日在发布会上表示,青岛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创了三个5天纪录:①5天之内完成一个千万级检测;②5天找到了零号病人;③在5天之内告诉大家,青岛此次疫情不存在社区感染的风险。截至10月18日12时,青岛市共有13例确诊病例在院治疗。
发布会上 ,青岛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华强表示,本次疫情当中,青岛的确诊病例不是在社区当中发生 ,而是在医院筛查中发生,且病例已立即转入定点医院治疗,风险较小 ,尚未发现社区确诊病例 。目前,青岛将市胸科医院所在的楼山后社区定为中风险区域,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事实上 ,经过国家和省联合专家组综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大数据排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判定青岛本起疫情是一起医院聚集性疫情,排除有社区传播传入医院内的可能性。经比对分析证实 ,此次疫情与青岛港9月感染者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 。
高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区。高风险地区降为中风险地区后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总的来说,青岛本次疫情社会面传播风险基本排除 ,风险总体可控,预计还需7天左右即可全面解封,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 。
随着疫情事件原委调查结果公布 ,青岛市胸科医院的院长也被免职接受调查了,很多人更关心这次疫情的首号患者从何而来,担心疫情会卷土重来。青岛首号新冠病例从何而来根据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 ,此次青岛市的疫情感染者和在青岛市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青岛港疫情患者有直接的关系。
这一次疫情的发现,是在青岛市胸外科医院进行住院患者的常规核酸检测时排查发现的,紧接着在医院内接连出现了几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而其根本原因是医院的CT室消毒不彻底造成的。这属于严重的管理疏忽 ,因此经调查决定,给医院院长被免职。
据悉,因疫情管控需要 ,10月11日,青岛市胸科医院全面停诊 。10月15日,青岛市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凯被免职。所以,这次突发疫情确实与医院有关 ,但是具体是否是因为青岛市胸科医院闭环管理的问题,我们要等待官方的消息。
月15日,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党组研究决定:青岛市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凯同志免职 ,接受进一步调查。10月14日0—24时,青岛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例,系9月24日发布的大港公司无症状感染者转归 。
从发病的情况看 ,多数集中在青岛市胸科医院内,有住院的患者和陪护人员。一家收治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院内出现了新冠感染,在医学上 ,其源头大概率就在胸科医院内,是境外输入的感染者,在院内的传播。当然 , 最终的结论应该由权威部门在广泛取证的前提下做出科学的判断 。
因为青岛市的疫情与青岛市胸科医院有关,该院部分独立区域承担着收治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任务,具体感染源正在进一步排查中。从发病的情况看,多数集中在青岛市胸科医院内 ,有住院的患者和陪护人员。
目前,山东新增的本土病例是一名来自青岛李沧区的护士,在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封闭病区工作 。该护士在多次核酸检测后 ,于10月29日确诊阳性。然而,其患病原因当前尚不明了,是否与青岛之前的冷链相关病例有关联 ,还需进一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来确定。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相关介绍,青岛此次的疫情基本排除了社区传播的风险,而这次突发疫情主要是因为医院感染而引起的 。青岛此次出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已青岛市胸科医院高度关联。
因此 ,当前没有理由对疫情感到恐慌。综上所述,青岛疫情并非第二波疫情,且由于中国严格的防疫措施和有效的疫情防控手段 ,国内出现第二波疫情的危险性不高 。但仍需保持警惕,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防控措施。
本月,青岛发生了一起医院聚集性新冠疫情感染事件,多名密切接触者被感染。本事情引发了国人广泛关注 ,经过专家组论证后查出了传染源和疫情传播链,证实为市胸科医院不规范操作使普通病患与新冠患者共用CT室引发的聚集性感染事件。事件梳理在港口例行检测中,两名装卸工人被发现感染新冠病毒 ,为无症状感染者,送往市胸科医院诊治 。
青岛首号新冠病例从何而来根据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此次青岛市的疫情感染者和在青岛市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青岛港疫情患者有直接的关系。相关部门也对最新的几名感染者做了病毒核酸全基因序列测序 ,基因序列测序和青岛港疫情感染者高度同源,所以可以确定这次疫情的传染源和青岛港疫情感染者脱不了关系。
因为青岛市的疫情与青岛市胸科医院有关,该院部分独立区域承担着收治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任务 ,具体感染源正在进一步排查中 。从发病的情况看,多数集中在青岛市胸科医院内,有住院的患者和陪护人员。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